近16年时间里已经有近100家上市公司,1000家企业和近10000名管理者成为THLDL大课堂学习型社区中的一员。

管理资讯|领导力首页 > 管理资讯 > 资本 > 外汇 > “藏汇与民”外汇储备大势所趋

“藏汇与民”外汇储备大势所趋

时间:2012-05-15 09:37:35 来源:互联网
      一定的外汇储备量可以保证有一定的抗御风险的能力,但如果过多的外汇储备放在这里不动,实际上是国民福利的一种损失。因为你这个钱没有花,借给别人花了。虽然也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买金融资产,但金融市场收益是很有限的。

  我先说说外汇储备的历史。在1978年至1989年11年间,我们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 年均才39亿美元,很穷。在1994年第一次汇率改革的时候,我们急需外汇,那个时候外汇是一个很大的战略需求。那为什么现在又很苦恼了呢?主要原因是,巨额外汇储备给央行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社会上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出来的。在2003年前,主要是人民银行通过给四大国有银行再贷款,四大银行拿到央行贷款后给企业贷款,企业拿到钱后或者转账购买原材料,或者提取现金发工资,发工资后工人又去买商品。全社会资金就这么在循环。2003年以后这八、九年来,人民银行几乎没有再给四大商业银行贷款,那社会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钱?基本上都是人民银行通过买进外汇的形式,投放了人民币。

  2003年以后如果按照买多少外汇就投放多少货币这个速度,人民银行不进行“对冲”的话,今天中国的房价、物价,不知道要涨到哪里去。人民银行看到买外汇投放的人民币太多了,为了稳定国内物价,就想办法把人民币再收回来,把商业银行的存款再吸收进来,比如像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债券等等,这就是“对冲”。

      人民银行对买入外汇投放出去的人民币,85%左右基本上都对冲掉了,就是大多数出去的货币又回来了。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到2008年底至2009年这一两年内,人民银行“对冲”的幅度减少了,由原来的85%降到了70%左右,这样一来,市场上的货币就多了,然后就出现房价上涨、物价压力增大的现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外汇储备thldl.org.cn这样一种增长状况,对人民银行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执行稳定的物价政策,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和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增长方式,必须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扩大消费。

  另外,央行损益这个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因为,一方面央行付出一点几的利率,另一方面,拿着外汇去赚钱,这个钱也不好赚,对央行也是一个压力。当然,央行更多考虑的是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问题。我个人认为,作为中央银行来说,它的目标首先要考虑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追求几个大的宏观目标。物价问题、国际收支问题、经济稳定增长问题和就业问题,这是它要考虑的大问题。

  对于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3万亿美元,我提出了一个“空前绝后”的概念。我讲的“空前绝后”不是讲某个时点上的3万亿美元,而是从比较长的历史阶段看,这种现象是“空前绝后”的。因为即使在固定汇率时期,世界上也没有这么多外汇储备。2008年美国危机爆发,暴露出了这么多矛盾。现在“金砖四国”也好,IMF、世界银行也好,都在想办法,治理中看到了危机的深层原因,是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有问题,要加强监管、减少杠杆。

     我相信经过几年的整顿,全球的外汇储备不会像这个时期这么多。现在中国在进行结构调整,美国也在进行结构调整,所以全球失衡会慢慢趋于平衡。从这个趋势来看,我说现在是“空前绝后”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空前绝后”的历史时期,我们有这么多外汇,在保流动性、保偿还能力和保汇率干预能力之后,还用不完,怎么办?就要抓紧时间花在其他方面。

  所以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怎么去花掉它,怎么好好地去利用它。我看了教科书,讲了三点原则,就是安全、流动、保值,以及“战略性利益”的原则。我的意见是,既然政府可以在市场上发债,筹集人民币到人民银行买外汇,那么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发人民币债券筹集人民币,到中央银行买外汇为什么不可以呢?用人民币买外汇,中央银行收回人民币,负债减少,外汇资产也减少。同时,企业筹集外汇出去投资,去收购企业,去买重大的技术设备,不是挺好的嘛。所以我说要加快步伐,加快让企业利用外汇,或者“藏汇于民”。

电话:400-658-1599

传真:010-62798843-20
邮箱:unitraining@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华业大厦3608室
邮编:100084

联系电话:400-658-1599 秦老师:18910732278(免费企业创始人班) 司老师:13370142998(资本运营企业创始人班)

Copyright 2000 - 2016 www.thld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HLDL大课堂 管理培训 企业培训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588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