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不善表达自己的爱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的学名为Diabetes,它是从希腊文的diabeinein派生而来的。意思是“扔过去”或“穿过去”,由此而把这种病称为“糖尿痢",即“糖泻”。糖是甜美的,是爱的象征,甜的东西是甜美的希望之替代物,而甜美的生活是由甜美的希望所组成。糖尿病患者因为不能吸收食物中的糖,而使糖在他身上穿肠而过,从尿中排出体外,这样“糖泻”即成了“爱之泻"。
糖尿病患者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样享受到甜的东西,但同时又缺乏吸收糖的能力。也就是说他虽然希望能实现爱,但这种希望却未被承认,同时他也没有能力接受爱,容纳爱。糖尿病会导致全身酸度过高,严重时可以导致昏迷,而酸是攻击性的象征,糖和酸是对立的,就像神话中的爱神维纳斯和战神玛尔斯的对立一样,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种爱与攻击性的对立。
身体给我们的教训是:谁不去爱,谁就会变酸。换句话说,也就是:谁不能享受,自己也会变得无法被享受!只有会接受的人才会付出爱。糖尿病人所给出的爱在形式上却只是一种存在于尿中的、不能吸收的糖。谁不允许自己潇洒大方,谁就会出现“糖尿痢"。
糖尿病曾被人称为终身性疾病,它有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点,比如没有病因疗法,需要长期对症治疗,要求病人改变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来配合疾病的治疗,病情容易波动,常波及身体多个地方而出现多种并发症等,给患者精神上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在糖尿病的病变过程中,心理因素不仅可以影响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而且糖尿病本身也常常直接影响患者的性格和情绪。
糖尿病目前还没有病因疗法,应强调采取心身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糖,缓解症状,消除不良心理,调理情绪,从而防范疾病的发展、复发和并发症。树立“爱亲人,爱爱人,要说出来,做出来"的信念,这样糖的能量用来激发爱的行为,使它有了合理的释放,就不会被不加利用地排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