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钱就是挣功德
钱——怎么说?大家平时怎么说钱?
——“钱是一个好东西”
——“没有钱不行”
——“钱不是万能的”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生财要有道”
——“见利忘义”
——“和气生财”
——“钱是工具”
……
上述说法,还是一些比较能拿得上桌面的。我们来分析第一句,比如说:“这位女士,你是一个好东西。”你什么感觉?你敢不敢说:“老板,你是一个好东西。”回到家,“媳妇,你是一个好东西。”能说吗?
说这句话,表明是对钱的尊敬还是污辱?
污辱。
许多人之所以穷与上述想法不无关系。比如你想追求一位美女,可是你却说“美女都是祸水”“我这人不喜欢美女”“我不好色”“见了女人,我没有反应、没有感觉”“女人就是玩物”——美女一听:你是这种人,我跟你干什么!——你有一种语言暗示,你不尊重女人,又想得到女人。你不尊重钱,又想挣到钱,有这样的道理吗?
再看看我们很多的企业家、老板对员工的教育:
——“不要老想着钱,要讲奉献。”
——“我来打拼的那个时候,住的比你们差多了。”
——“我当年天天吃烧饼,不是也过来了吗?”
——“你们现在比我好多了!”
……
他实际想说什么?不给你们钱、别老想着要钱。
还有一些,喝完酒,“来,兄弟,咱们都是好哥们,哥们重要,钱是什么王八蛋!”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家、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钱?
从心理学上讲,钱和水一样,世界万物都有相通性,古人云:“万事万物皆有灵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到这里,你也许会说:“我以后不再那么说钱了,就说钱可好、钱可好!”也开始说了,可你心里还在想,“钱就是王八蛋”,没有用。
因此,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要想拥有财富、聚拢财富,必须首先尊重财富。好,现在怎么说钱?
——“钱,我喜欢你。”
这有点儿两性的意味,对老板说“老板,我喜欢你”,女员工对男老板这么讲似有不妥!但是,已经比开始进步很多了。
——“钱,我爱你。”
——“钱,我希望得到你。”
更有那个意思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是对钱说的,还是对取钱的方法说的?
——“有钱真好!”
这个已经挺好了。
在我以往有关财富心理的讲座中,参与者应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了,但当我问“怎么说钱”时,大家大都没做好准备。我认为,表达钱、描述钱,说得最好的有下面一些情形。
曾看过一个美英交战的电影,剧本是这么写的:我们(美国人)为什么要跟英国人打仗?因为他们掠走了我们的钱,这些钱,我们本来是用来盖房子的、是要给我们的太太买钻石的、是要给我们的孩子买一匹小马的,这些美好的钱,都被英国人掠走了,我们要把它夺回来。讲得很明白,打仗是为了夺回属于我们的钱,这些钱能让妻子儿女生活好,这是文学家的说法。
再看看企业家的说法。
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罗伯特·戈祖塔这么说:我的工作,就是让可口可乐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不断地盈利,这自然会推动我们国家和我们公司所在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明确地讲:我的工作,就是盈利。
可口可乐公司讲,我盈利了,我所在的国家就盈利了,全人类都盈利了。他把自己的事业看得高尚不高尚?很高尚。企业家一定要有这种感觉。
沃伦·巴菲特说:让价值最大化,能做到100%,就坚决不做99%。这句话更是中国的企业家一定要想到的。我们不能把目标放在所谓的“地摊儿货”上,一件产品本来值100元,你却卖50,40,30元,一味压缩自己的利润,这样你如何积累资金,如何引进人才,如何建设你的团队,而且这种自我贬值的行为又怎么树立你的品牌形象,显然,这样的企业很难长久。
福克斯电视网的创始人之一巴里·迪勒说:金钱和精神,是创业的必须条件。
在大学里,老师经常对学生讲,什么是创业的条件?知识,知识改变命运。知识不能完全改变命运,我们一定要把财富的载体——金钱充分地尊重起来。
美国著名展览商巴那姆认为:在有生命或者无生命的事物当中,没有任何其他东西会像钱这样忠心耿耿地为你服务。只要你把它放在有利可图的地方,不管白天黑夜,天阴天晴,它都会夜以继日地赚个不停。
企业家们、老总们,一定要记住:世界上,最能对你忠心耿耿的,不是你的太太、不是你的朋友,是你的钱。有钱,你就能竖起大旗;有钱,你就能汇集人才;有钱,你就能改变现状;有钱,你就能建立基金会,像比尔·盖茨一样,拿出几百亿美金去发展药品;有钱,你可以修桥筑路,你可以盖“劭夫楼”、“逸夫楼”、“英东楼”……
但是,在我们的文化里却有这么一句:有钱能使鬼推磨。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不良的语言,是不可取的,是对财富的一种误解,是应该摒弃的。
金钱只要得到正确的使用,就会忠心耿耿地为你服务。某种意义上,钱也是家庭、事业稳定的基础,也能让你周围的人得到发展,这是钱的意义。
我们再看一下有“世界第一CEO”之称的通用电气(GE)第八任总裁杰克·韦尔奇的说法:公司只有这么多资金和精力,因此想要赢的负责人,必须将资金投放到回报最丰厚的地方。
《时代》周刊的创办人享利·卢斯说:一个伟大的社会,应该是在其中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以自己所担负的职责为荣。
整个民族应该形成一种风气:有能力赚钱的人,一个家庭最富有的亲戚,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能为世界带来财富的人,是应该受到尊敬的。这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
在前述基础上,这里周正教授特别介绍一下松下幸之助的说法。他是松下集团的创始人,被誉为“经营之神”。为什么会有如此称谓呢?一、他很能赚钱,曾连续十年蝉联日本第一纳税人;第二、松下幸之助的企业鲜有波澜,没有什么分崩离析、一波三折、高峰低谷这类事情,人员稳定。松下幸之助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但他却凭借自己的“程序”,闯了天下,奠定了日本商业的精神。
松下幸之助认为:金钱不等于罪恶,关键是人们如何去获得金钱和使用金钱。是善?是恶?要看掌握金钱的是怎样的一个人。以卑鄙的动机和卑鄙的手段来获取金钱,是罪过,这在获取金钱之前就已经可以定性了。相反,出于为社会造福的目的,采用合法的手段,获得高额的利润,并将其用于人类的发展进步,那非但不是罪恶,反而是功德。
松下幸之助认为,金钱不等同于罪恶,不是“鬼推磨”,不是什么“好东西”、“坏东西”,是善是恶要看人。
周正认为,松下幸之助的认知是最本质的,钱本身不会办坏事,人才会办坏事。比如说,一个人拿刀把人捅了,这个时候就有人说:“以后不要再生产刀了!要是没有刀,不就没事了!”这是一种相当浅薄的理解。小孩子总上网吧玩,舆论开始呼吁:“要限制网吧、关掉网吧!”这也是一种浅薄的想法,那不是网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与网吧没有关系,与计算机没有关系,与游戏本身也没有关系。要是老师能把课讲得像游戏程序一样精彩,让孩子们听课像玩游戏一样,就没有孩子会离开课堂了。因此,那些浅薄的思维不是本质性的思维。
我们的企业家应该记住松下幸之助的这句话:“出于为社会造福的目的,采用合法的手段,获得高额的利润。”不能总把视线放在地摊儿货上,只顾眼前利益。要知道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尊重金钱、尊重自己所获得的价值的。做企业,一定要目光高远,给自己良好的定位,一定要走高额路线,不走低额路线。
最后一句,请大家记住:“挣钱就是挣功德。”这句话很符合亚洲文化、符合中国文化,也是松下幸之助讲得最好的一句话。
有关松下幸之助的书,不少人都说看过,但当我问到相关内容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记得了。为什么呢?心理学认为:世界不是身在何处,而是心在何处。心里有的东西,你才会有;心里没有的东西,你就没有。
一个管理企业的人,重要的不是表面的行为,而是要用心,要注意调整你内在的程序。这正是本书要强调的内容: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即你的人格,你不做这个事也就罢了,做,就一定要做好。你的范围影响力就是你内在的价值,一定要调整好这些东西。
松下幸之助还讲过这样一句话:“高效率、高工资”是我们公司的理想。
现在大家都在讲“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民族振兴的标志,不是坏事。一个企业家即使现在达不到“高效率,高工资”,也要想着今后一定要达到。没有高工资,就很难有好人才。你想请很高水平的人来,却不给他适合的待遇,这不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行为。
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过去我们有很多企业家总是想着:我要把人蒙住、哄住,让大家奉献、奉献、奉献,奋斗、奋斗、奋斗,艰苦、艰苦、艰苦,不要讲条件、不要讲条件……所以很多企业的存活寿命、工作效率、创新性都不行。真正有预见性、有才华的企业家都应该知道“高效率,高工资”,将来早晚有一天要这样。你的企业如果进入不了这种文化,进入不了这种格局,那么,将来就很容易被历史淘汰。
之所以把金钱放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进行讲述,可以借用松下幸之助对金钱的理解:这是人性。
如果你希望你的企业内部不出现捣乱的行为,期待员工不磨洋工、不内乱、不内耗,想要最好的人性流露,维护良好的企业秩序,看到企业内所有的人都好好工作,那么,你就必须尊重人性本身的那一部分,必须要让员工多赚钱。
松下幸之助是把它作为人性来理解的,他认为:正当的收入是社会安定、进步的保障。“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管子说过的话,松下幸之助视之为金玉之言。为了保障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每个人都应该有足够的收入,亦即金钱。人类社会的礼貌、道德、伦理,是需要以物质为基础的。一般而言,在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相当多的人是顾不上礼义廉耻的;能够格守恪守“贫贱不能移”和“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是人类中的精华,是应向大众宣传和提倡的。但是,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是绝对不可以没有的,教育与物质二者不可偏废,而又应以后者为基础。
松下幸之助进一步作了分析,“自古以来,人们便说:‘饥寒起盗心。’只有在吃得好,穿得好,生活安定之后,才能领导后辈过正常的生活。如果没有东西吃,连父母的东西也会抢过来吃,而兄弟的就更不用提了。在人们陷入最低的生活时,就顾不得什么道义了。这就是人类真正的本性。中国的伟人在几千年以前,已指出了人类的真实形貌。”
“在衣食无法获得满足时,依然能保持礼节,这是凡人做不到的事情。”
松下幸之助的结论是:“如果希望这种兽性不要出现,期待我们最理想的人性流露……也为了维持社会秩序,提高道义,彼此能懂得礼貌,并以此滋润生活,就必须确保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收入。换句话说,大家能赚到适当数量的钱……基于义务,我们也必须要赚钱才行。”
松下幸之助认为,金钱的罪恶与否,取决于掌握金钱的人,以造福社会、推动人类进步为目的,采用合法手段获得的高额利润,非但不是罪恶,反而是功德。
现在的企业,甚至可以说是社会,在很多情形下并不是以人为本的,而是以道德为主。我们总是拿一些道德观念来要求别人:要奉献、要艰苦、要怎么样怎么样……未来是有希望的,大家好好干,不会亏待你们的。
当一个人过多地拿道德要求别人的时候,体现出的是对人性的泯灭;一个人总能以人为本,体现出的正是对人性的尊重。一个总拿道德去要求员工的企业管理者可能会说:“弟兄们好好干,不要跟大哥讲条件,要讲奉献……不要一上来就提条件,大哥不会亏待你们的。”这类管理者看似聪明,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对企业的真正伤害。而那些高明的企业家会说:“弟兄们,高效率、高工资。”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格。
试想,企业管理者整天想着怎么去哄骗员工、坑蒙客户,然后自己捞了好处,结果会怎么样呢?他会忐忑不安,良心会受到谴责,会失眠,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他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意思,良知终究会抨击他。
而追求高利润是自信的表现,是良性的体现,应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企业家一定要合理地、大胆地去追求“高额利润”。高收入和高效率,是企业稳定与人性真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