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碎片化工作学习,究竟是怎么回事?
文/THLDL 首发自政商对话(ID:zhengshangduihua)
碎片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个词开始被大众提起,开始被大多数人认识,开始被各种各样的斜杠达人当作教程之一来为自己增光添艳。也有人站出来反驳碎片化学习的实用性,但碎片化学习到底是不是坑,不得而知。
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登峰造极,各种各样的信息洪流通过手机、PAD等可移动设备将我们原本完整的工作与私生活切割成碎片,相互交错杂融。碎片化时间、碎片化信息和碎片化阅读都属于碎片化学习的范畴,因为它们降低了普通人学习“高级知识”的门槛,所以十分盛行,但真正能过做好的人,有多少呢?
据研究表明,人们从学习到完全掌握一门技能,其中有10%的时间是用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有70%的时间用来练习和实践,剩余的20%需要来与人沟通交流。这一过程中,你是在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还是把工作学习内容碎片化了呢?
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学习vs工作时间碎片化
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学习:在等电梯时,用手机回复了一封邮件或者领导的紧急问题;坐公交车时,用移动设备听听微课或是某种语言课程。这些都是在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学习。
工作时间碎片化:年底了,你需要提交一份年终总结及明年计划,明明你有一整个下午的工作时间来完成,但你却非要写两行去刷一下微博,写两行去刷一下朋友圈,还要参与其他同事的谈话,工作时间总是被很零碎的私人事情打断。这就是典型的将工作时间碎片化。
如何正确的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与学习?
1.碎片式积累,移动式学习
在别人刷微博,刷朋友圈,无所事事时,你在背单词练听力,原本可能会浪费掉的时间变得有了实际意义,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时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收获。
2.合理利用不同类型的碎片化时间
五分钟、十分钟的碎片时间可能很多,半小时、一小时的碎片时间可能也有,但是用来做什么,却是不同的。短暂的碎片时间可以用来处理手机就可以回复的简短邮件或者设置日程,梳理工作流程。像半小时,一小时这样的碎片时间最常见的就是坐公交车时,可以看or听一场微课,或者构思一下计划书。方案PPT。
3.合理利用工具,整合积累
很多人有学习的念头,也有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习惯,但却仅仅是积累,没有做最重要的整合,那还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将我们所学习积累的点滴去整合融会贯通,变为自己所有。市面上有众多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例如帮助你背单词的APP开心词场、听力酷,随手记录的手账APP等等,只要你用心去做,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政商对话——最新国内外政治、经济动态
用独特的眼光看世界,洞察社会百态、探寻热门商机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关注
